ATX 上手指南
2025-08-27
更新历史
日期 | 版本 | 作者 | 更新内容 |
---|---|---|---|
2025-8-26 | v0.1 | BuGu |
|
开箱
NanoKVM-ATX 开箱清单
NanoKVM-ATX包含:
- NanoKVM-ATX 主机配全高PCIe挡板+OLED *1;
- HDMI 线缆 150cm *1;
- HDMI 线缆 50cm *1;
- USB TypeA to TypeC 100cm *2;
- 4Pin 机箱内USB线 40cm *1;
- ATX-9Pin 一分二开机线 30+30cm *1;
- 小十字螺丝刀 *1;
- 天线 *1(仅WiFi版);
接口定义
接线
- 连接电源,NanoKVM-Pro 对电源要求略高,部分主板的USB接口无法提供充足的电流,为保证 NanoKVM-Pro 正常工作,强烈建议外接5V1A及其以上的电源(实际运行功耗约3W);
- 连接USB-HID接口:
- ATX版本:可以采用机箱内接线/外部C口接线两种方式
首批ATX版本用户若选择机箱内接线的方式,为防止主板9PinUSB供电不足导致的NanoKVM异常,建议剪断红色线头(仅由外部供电)再使用!
- 使用网线连接路由器/交换机和NanoKVM-Pro,如果没有有线网络,可以跳过此步,开机后配置Wi-Fi使用(需要购买带有WiFi的版本)
- 连接HDMI-IN,如果主板仅有一个视频接口且有外接屏幕的需求,请将HDMI-OUT连接至你的显示屏;
注意 NanoKVM-Pro 采集最大支持4K30FPS,内置的HDMI一分二会主动读取外接屏幕的分辨率和帧率,并向主机提供屏幕和采集端公共的模式列表,
如果你连接了一个4K60FPS的显示屏,电脑会识别为一个最高支持4K30的屏幕(被采集端限制,可以关闭采集,让4K60直出显示器)
如果你连接了一个1080P的显示屏,电脑会识别为一个最高1080P的屏幕(被环出显示器限制)
- (非必须)连接ATX电源控制接口
内网访问
连接网络
- 如果采用有线连接,上电后KVM将会获取一个由路由器DHCP分配的IP地址,可以跳过此步骤
- WiFi连接
- ATX版本可以通过OLED实现配网,步骤如下
- 连接NanoKVM-ATX的AP:长按USR按钮,KVM会释放一个WiFi信号(AP),OLED上显示此IP的信息,可以扫描二维码快速连接
- 登陆网页填写要连接的WiFi帐号密码:连接WiFi后OLED显示网页链接,可以手动输入网址或扫描二维码快速跳转到网页配网
- ATX版本可以通过OLED实现配网,步骤如下
-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通过USB-NCM网络连接
访问页面
- ATX版本:连接网络后OLED上显示本地IP地址(E IP是有线网络获取的IP;W IP是wifi网络获取的IP,默认自动切换显示);
- 同一内网环境下使用一台主机在浏览器(建议使用Chrome)上输入IP地址访问页面;
出现此警告是正常现象,NanoKVM-Pro开启了https来增强安全性,并使用自签名ssl证书
- 初始默认帐号
admin
,密码admin
可以登陆至系统内部,强烈建议您立即修改帐号密码; - 检查图像/键鼠/开关机按钮是否正常工作
远程连接
- NanoKVM-Pro 默认安装了 Tailescale 应用,可以在网页设置中登陆你的 Tailscale 帐号。所有登陆 Tailscale 的设备会自动拉入同一虚拟的内网环境中,并给每一台设备分配
100.xxx.xxx.xxx
的IP,可以通过分配给 NanoKVM Pro 的 IP 远程访问并控制你的主机 - 其他异地组网工具:NanoKVM-Pro 基于Ubuntu,可以通过
apt
安装应用,如zerotier,请按照官网提示安装相关应用